踏入身心靈圈的人,很多都看過張德芬老師的書,或至少聽到有人提起:「啊,我推薦你看她的某本書,很棒喔!」
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。多年前剛踏入心靈領域,對內在探索求知若渴,當時剛好適逢人生的大低潮,工作慘感情也慘,那時人生最大的動力就是去圖書館,按了電梯上樓,直直走到心靈勵志書區,把所有能解答我現在問題的書借回家,一本一本看,一頁一頁核對我的人生,試圖找到人生盲點。
記得在這段「大開刀」時期,張德芬老師佔了很大的書單比例,因為產量多,淺顯易懂,剖析內在也精準俐落,每看一本都像動了一次手術,把我過去感情各種沾黏一刀刀劃開,痛快而乾淨。
***
多年後,當我自己也成為心靈工作者,甚至接到出版社邀請我為這本《活出全新的自己》寫書評,真的有種「小歌迷長大跟偶像同台」的感覺😆
其實這本《活出全新的自己》是全新修訂版,除了2009年的初版內文之外,也增加了「心靈療癒20問」,收錄多年的演講和授課經驗中,最常被問到的20個關於自我療癒、人際關係和兩性的問題。
我不是很確定當年大量閱讀時,有沒有讀過初版,明明對書名有印象,但我是金魚腦記性,打開書以後對情節一點印象也沒有,索性當成新書重看──結果又跌入作者的靈性世界裡,就像當年的我第一次看張德芬一樣,欲罷不能。
老實說這不是件容易的事,因為這幾年我看的心靈書籍增加了不少,挖掘內在的能力,也不是當年的我可比擬的,有些書曾經很喜歡,現在重看已經沒有最初的驚喜,因此本來還在想「這本現在看了,會不會也覺得太淺或無趣啊?」
結果發現,完 ‧ 全 ‧ 不 ‧ 會!文筆好、打臉精確的作品是永遠不會過時的,張德芬老師的作品就有這種魔力,雖然載體是虛構故事,甚至是「外星人抓走地球人」這種科幻情節,可是我在閱讀的過程中,還是常常被「戳中」心聲。
***
「當你覺得別人高高在上的時候,是因為你內在有一個低低在下的自己。當你有被別人輕視的需要時,才會被別人鄙視。」
這是我特別喜歡書中的一段話。
因為我自己就是老覺得別人「高高在上」的人,也因此常常被惹毛──但是仔細想想,覺得別人「高高在上」,其實是我的「濾鏡」,因為我一直很怕別人看輕我、覺得我不夠好,因此當別人講話不太客氣、拒絕我的要求、否定我的意見,甚至只是沒像以前一樣注意我,我都會馬上覺得自己被輕視了,反射性地在心裡氣呼呼地想「可惡,跩什麼跩啊!」
但別人真的有「高高在上」嗎?還是我心裡有個「低低在下」、自卑的自己,總是畏縮著等別人踩,才無限制地放大別人的舉動呢?
當看見源頭是自己的內在,反而能夠回過頭來觀照自己,療癒內心的自卑,而不是披起盔甲,抄起斧頭(?)跟別人戰到底──就算贏了,自卑的自己也不會得到救贖。
***
至於找到盲點後,要怎麼樣「療癒」呢?我覺得書上最讓我喜歡的是,它把療癒明確地分成三個階段:
第一階段、回觀自我,收回投射
第二階段、療癒舊時創傷、一念之轉、家族排列、平衡陰陽特質
第三階段、觀照覺察,不批判的同在
我以前也常常有這樣的困惑:「療癒方法這麼多,遇到問題時到底要用哪一種?」特別是第三階段的觀照覺察,平常就算有練,遇到重大課題根本使不出來,這時候該怎麼辦?
實際上,每個人意識成長的程度不同,並不是說練習到第三階段就能一招打天下,不用再回頭療癒過去的課題。書上很明確、有系統地把每個階段的功能、練習方法寫出來,因此讀完整本小說,甚至照著書上的脈絡回觀自己的人生,就等於做了一次全套的自我療癒。
如果你讀過張德芬,或是從來沒讀過張德芬,這本《活出全新的自己》是個很好的切入點,推薦想學習自我療癒的你:)
***贈書時間***
出版社會給推薦者一本贈書,所以這本《活出全新的自己》,可以送給大家抽獎:)
贈書不再是用「隨機抽」囉!為了尋找最適合的有緣人,我會挑選「最有感覺、理由頻率跟這本書最合」的留言,贈送這本書給他。
但是大家不要壓力太大,這不是徵文比賽,即使短短一個理由但是跟書的頻率很合,這本書還是非你莫屬~不妨跟隨心裡湧出來的直覺,寫下你覺得這本書適合你的理由吧!:)
***
想要參與贈書活動的讀者,請在本篇按任一個心情+留言自己想看的理由,例如:
「我想看《活出全新的自己》,因為我很喜歡張德芬老師」
「我想學習自我療癒,希望書中有適合我的方法」
請發揮屬於你的版本(就算要抄我的也改編一下XD),我將在6/23(二)抽出一位幸運讀者,請出版社寄送這本《活出全新的自己》給他哦!
=============
#找到心靈盲點就能改變人生
#柚子甜剝心事
臉書:YS Tian
IG:柚子甜
=============